黄怡文钻研经典釉色乐于分享 独创茶席专题

【大纪元2025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 赖友容台湾台南报导)黄怡文意外发现自己对陶艺的兴趣后,便一头钻进图书馆看书找答案,也在不断试误过程中融会贯通,他钻研经典釉色,重现郎红的华丽、天目的绚烂及钧釉的贵气,作品受到收藏家喜爱;热爱喝茶的黄怡文也致力开发茶席专题,为日常器皿赋予艺术美感,也让陶艺真正融入生活。

黄怡文出生于台南市中西区,北上求学后即定居北部,与妻子康月足经营蜡染服饰品牌。约30多年前为帮女儿找才艺班,意外发现自己对陶艺的兴趣,先后师承阳文滨、杜辅仁。2006年黄怡文举家南迁,选择在善化成立鼎甲窑,潜心创作并钻研经典釉色,精益求精的实验精神让他成功掌握工艺精髓,重现郎红的华丽、天目的绚烂与钧釉的贵气,作品十分受到收藏家喜爱。


台南市观旅局长林国华表示,坊间因成套陶器烧制困难,茶席大多拼凑各家的杯、壶使用,风格不一。热爱喝茶的黄怡文于是投入时间精力,致力开发茶席专题,为日常器皿赋予艺术美感,也让陶艺真正融入生活。
黄怡文指出,釉色是金属元素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窑烧变化,可以带来惊喜,但也难以捉摸,要花时间开发,使得现存釉色愈来愈少;俗谚“若要穷、烧郎红”便是因为釉药中的“铜”爱搞怪,想烧出一致且均匀的红色,失败率极高,经常使人倾家荡产。

为更了解釉药,女儿就读台南艺术大学时,黄怡文每天开车送她到校上课后,便一头钻进该校图书馆看书找答案,也在不断试误的过程中融会贯通。


他认为,学釉药不能求速成,配方、比例、温度非绝对公式,要先理解各元素扮演的角色,并懂得随不同环境调整。他很乐意分享经验,免得“一人囥(khǹg)一步、最后呒半步”(台湾谚语:每个人留一手之意),让传统工艺后继无人。


黄怡文平日专注在陶艺创作之余,也受妻子影响,接触藏传佛教,学佛甚笃。他认为,佛教是一种生活中的学习,作品“无心”系列即是随心境揉捏,勾勒出自己的观想世界。夫妻两人互补互信,鹣鲽情深,妻子玩布、黄怡文玩泥巴,曾多次举办联展。黄怡文感性地说自己长相凶恶,却被温柔的康月足驯服,谢谢妻子全力支持他发展兴趣,并做他的美学顾问、经济后盾,并直言娶到康月足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福报。


黄怡文曾在台南文化中心、生活美学馆、台北中正纪念堂等地举办个展。2024年受邀赴日本交流,是第一位在京都传统产业博物馆参展的台湾陶艺家,首次公开的全套钧釉“紫气东来”茶席作品,更获得当地陶艺界极高评价。◇


责任编辑:陈玟绮

文章出處/大紀元:https://share.google/pydLGt88TfHAwSxgr

September 19, 2025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鑽研經典釉色,獨創茶席專題,作品出窯萬彩
September 8, 2025
午後茶席 啜飲浮生半日閒
August 26, 2025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鑽研經典釉色,獨創茶席專題,作品出窯萬彩
By ywh531 August 22, 2025
台南陶藝家黃怡文成立鼎甲窯 獨創茶席專題 釉色作品驚艷國際
August 22, 2025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鑽研經典釉色,獨創茶席專題,作品出窯萬彩
August 22, 2025
出窯萬彩!黃怡文鑽研經典釉色 獨創茶席專題
August 22, 2025
台南焦點-「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鑽研經典釉色,獨創茶席專題,作品出窯萬彩
August 22, 20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 鑽研經典釉色 獨創茶席專題
August 22, 2025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 鑽研經典釉色 獨創茶席專題 作品出窯萬彩
August 22, 2025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5 黃怡文成立鼎甲窯 鑽研經典釉色 獨創茶席專題 作品出窯萬彩
More Posts